获取测试需求,测试结果分析与性能问题定位是性能测试中两个最难的问题.
1.性能需求收集以及负载计划制定
性能测试的具体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系统整体的并发用户数
- 并发用户业务操作的分布情况
- 单一业务操作的用户行为模式
- 并发用户高峰期的时间分布规律
- 达到最高峰负载的时间长度
录制并增强虚拟用户脚本
开发虚拟用户脚本主要包括:
- 识别被测应用使用的协议
- 录制脚本
- 完善录制得到的脚本
- 验证脚本的正确性
完善录制脚本
是最复杂的一步,包含很多细节.
数据参数化
和数据驱动思想类似,目的是使验证脚本可以支持”多用户”场景,参数化操作由两部分组成
- 性能测试脚本和测试数据分离
- 事先建立性能测试的数据
脚本关联
关联的主要作用是: 取出前序调用返回结果中的某些动态值,传递给后续调用.
加入检查点
类似于功能测试中的断言.性能测试往往仅在关键步骤后加入少量检查点即可,这些检查点作用主要是保证脚本按照原本设计路径执行
验证脚本正确性
单用户,并发用户分别验证脚本是否能顺利执行,并验证脚本行为及执行结果的正确性
创建并定义性能测试场景
执行性能测试场景
分析测试报告
观测分析单个指标及多个关联指标
文章链接 https://fangzongzhou.github.io/2021/01/13/计算机/软件测试/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典型流程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