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系统

大脑中的两套系统:

  • 系统1,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增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助控制状态
  •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管体验相关联

行为与注意力

系统1相关活动都是自助发生且毫不费力的,系统1的诸多能力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其它动物本能一样.系统1除了能将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外,还能使我们掌握些特殊技能,比如看出并理解一些社交场合的细微差别.系统1相关的大脑活动是完全无意识的.

系统2的所有运作方式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注意力分散,运作也随之中断.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当我们清醒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仅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受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通常情况下,系统2会微调或毫无保留地接收系统1的建议.因此,人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据自己的想法行动.

当系统1运行遇到阻碍时,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当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有意识的注意力会瞬间激增.如果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

系统1存在成见,容易犯系统性错误.可能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几乎一无所知.并且无法关闭.

冲突与自我控制

具备识别错觉模式的能力,能回忆起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才有可能不落入错觉陷阱.

思维上的错觉称之为认知错觉.

因为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此直观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即使对可能发生的错误有所察觉,也需要系统2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和积极的运作才有可能避免.然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刻保持警觉性并不是一件好事,想要这样做也并不实际(系统2进行日常抉择时总是耗时很长且非常低效).

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文章链接 https://fangzongzhou.github.io/2021/02/06/读书笔记/思考快与慢/两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