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后端性能测试应该包括性能需求获取、性能场景设计、性能测试脚本开发、性能场景实现、性能测试执行、性能结果报告分析、性能优化和再验证
后端性能测试工具主要在性能测试脚本开发、性能场景实现、性能测试执行这三个步骤中发 挥作用,而其他环节都要依靠性能测试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完成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获得性能测试报告只是性能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而已,而得出 报告的目的是让性能测试工程师去做进一步的分析,以得出最终结论,并给出性能优化的措施
性能测试的执行,往往需要同时模拟大 量的并发用户,不仅需要验证业务功能是否成功完成,还要收集各种性能监控指标,会涉及到压力产生 器、并发用户调度控制、实时监控收集等内容
后端性能测试工具会以多线程或多进程的方式并发执行虚拟用户 脚本,来模拟大量并发用户的同时访问,从而对服务器施加测试负载
压力产生器:实际发起测试负载的机器,受限于CPU、内存,以及网络带宽等硬件资源,一台压力产生器能够承载的虚拟用户数量是有限的,当需要发起的并发用户数量超过了单台压力产 生器能够提供的极限时,就需要引入多台压力产生器合作发起需要的测试负载
压力控制器:专门统一管理与协调压力产生器,会根据性能测试场景的设计,来控制和协调多台压力产生器 上的多线程或多进程执行的虚拟用户脚本,最终模拟出性能测试场景中的测试负载